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那些年的我們-高中制服展

展覽論述

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是全國唯一以「纖維」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,以「纖維‧時尚‧綠工藝」為館舍宗旨,致力於纖維素材、纖維技藝的研究及推廣,更將傳統技藝與當代思維結合,賦予傳統纖維藝術新生命。

生活中許多習以為常的要素讓生活更美好~紡織隨著科技的日興月異,大大影響著你我的生活~紡織品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,特別是服裝和飾品,其中「學生制服」是求學生涯中的特殊體驗,尤其校園中最後一段穿著制服時光的「高中制服」更是經典,是許多人一輩子難以忘懷的回憶,象徵著我們青春歲月的印記,那些年屬於我們少男少女的青澀時代,原來~我們都曾年輕過!~

此次展覽「那些年的我們-高中制服展」,將帶您一起走入時光隧道,體驗不同年代的青春美好時光~展出內容以光復後的高中職制服為起始,透過空間情境營造再現校園生活。不管是昔日髮禁年代因為了展現自我的制服裙擺長短、和褲管寬窄而來和教官玩躲貓貓,或是現今因應時代潮流的制服時尚化,皆記載著屬於你我的年少痴狂與酸甜苦辣。此展覽中您也可以看見藉由臺灣高中生制服的多元樣貌,展現了臺灣產業運用多元纖維應用的精彩實力與國際化競爭力,布料的歷史發展與科技時尚美學,您還可藉由參與豐富DIY藝文體驗,重回青春歲月的奇幻旅程~

本展覽以「纖維」、「紡織」、「制服」為背景,聚焦於「制服演變」、「紡織產業」、「校園文化」三大展演主軸作為整體文化歷史脈絡,從展現紡織產業文化、校園回憶、工藝價值出發,融合沉浸式「校園情境」來呈現。以校園操場跑道及司令台作為展覽的視覺焦點,由跑道線的引導,傳遞高中職的「人生的跑道」來貫串整個展區,六大區的「青春起跑線」、「青春賽道」、「實習工廠」、「下課十分鐘」、「青春回憶殺」及「視聽室」,讓您透過展場氛圍來喚醒過往的青春歲月,回憶起「那些年的我們」!

青春起跑線

「青春起跑線」展示「制服演變史」及「紡織製程」。「制服演變史」由《臺灣服裝史》作者-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葉立誠,提供豐富的文史資料及珍貴照片彙整而成,時代背景下臺灣學生服儀轉變,看見臺灣學生服儀的歷史樣貌與軌跡。

沙鹿在臺灣成衣發展扮演了重要的地位,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發展成為全臺成衣製造與批發的主要所在地,全盛時期約有550 多家加工廠。「紡織製程」與國立沙鹿高工紡織科及染整科合作,沙鹿高工創校於1952年,為臺灣最具知名度的紡織專業學校。紡織科為創校來最原始科系,因應國內紡織品專業染整之需求,於1974年成立染整科,是全國唯一設有紡織及染整科的高職學校。展區呈現紡織的基本知識,從纖維、紡紗、織造、染色,到印花,展示紡織及染整設備與技術內容。

青春賽道

本區為「實際制服展示」,「賽道」代表著「成長的跑道」,是一場青春接力賽,各校間爭奇鬥豔競逐的制服選美舞台,以臺中市公私立高中職學校為主,包含山、海、屯、城區共借展出35件學校制服。

青春回憶殺

重現教室場景,黑板的粉筆字跡、樹立教師威嚴的講桌講臺、課桌椅上以色筆、立可白書寫的各式訊息,以及望向戶外的窗景,帶領大家重返青春歡樂的校園時光,更是您拍照打卡的最佳場景。

實習工廠

以學校「實習教室」為情境,現場佈置縫紉機、人台模特兒、衣服裁片及裁剪桌等工具設備,呈現從打版、縫製、熨燙、電繡等製作服裝的環節,讓民眾瞭解制服製作過程,同時推廣縫紉工藝文化。

下課十分鐘

福利社情境重現,福利社是不少人的重要校園回憶,青春期無時無刻都會巴肚么,福利社的熱食、點心、飲料、冰品、文具,只要下課鐘聲一響,大家不約而同地蜂擁而上,青春無敵!

校園時光之旅

播放2022全國高中生大合唱《拓》MV,由全國各高中職聯合創作的原創畢業歌,您可看到青年高中、明道中學、中港高中、文華高中、惠文高中、曉明女中、興大附中、臺中一中等學生著制服演唱、與相關歷史照片,喚醒「那些年的我們」青春回憶。

策展顧問 – 北歐設計顧問 廖佳玲 總監

圖/文出處: 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& 廖佳玲總監 提供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